制冷系統(tǒng)都有哪些輔助設備?它們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結構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來一起看看吧!
一、干燥過濾器
1、作用:只在氟里昂系統(tǒng)中使用。
①清除制冷劑中的機械雜質,防止臟堵。
②吸附制冷劑中的水分,防止冰堵。
2、位置:在供液管路的熱力膨脹閥前。
3、結構:濾網(wǎng)采用鍍鋅鐵絲網(wǎng)或銅絲網(wǎng),濾網(wǎng)間的空間裝有干燥劑,常用的干燥劑有硅膠、無水氯化鈣和分子篩。
二、油分離器
1、作用:分離制冷劑中攜帶的潤滑油。
2、位置:壓縮機后、冷凝器前。
3、類型:
1離心式油分離器
① 體上部設有螺旋狀導向葉片;
② 筒體中央的中心管有三層過濾篩板;
③ 筒體中部設有傾斜擋板,將高速旋轉的氣流與儲油室隔開;
④ 儲油室積存的油可通過筒體下部的浮球閥裝置自動返回壓縮機,也可采用手動方式回油;
⑤ 在有的離心式油分離器外,還加有冷卻水套以期提高分油效果,并對操作人員減少燙傷危險。
2洗滌式油分離器
洗滌式油分離器的殼體是用鋼板卷焊成的筒體。筒體上、下兩端焊有鋼板制成的封頭。進氣管由上封頭中心處伸入到油分離器內穩(wěn)定的工作液面以下,出口端四周開有四個矩形出氣口,底部用鋼板焊死,防止高速的過熱蒸氣直接沖擊油分離器底部,將沉積的潤滑油沖起。洗滌式油分離器內進氣管的中上部設有多孔傘形擋板,進氣管上有一平衡孔位于傘形擋板之下、工作液面之上。平衡孔的作用是為了平衡壓縮機的排氣管路、油分離器和冷凝器間的壓力,當壓縮機停機時,不致因冷凝壓力高于排氣壓力而將油分離器中的氨液壓入壓縮機的排氣管道中。筒體上部焊有出氣管伸入筒體內,并向上開口。筒體下部有進液管和放油管接口。一般氨液液面應比進氣管底部高出125~150mm,并需保持穩(wěn)定。
3為什么制冷系統(tǒng)中要分離潤滑油?
潤滑油隨制冷劑進入制冷系統(tǒng)會造成:
1、潤滑油進入換熱設備,會在換熱表面形成油垢,影響傳熱效果。
2、潤滑油粘性大,增加制冷劑流動阻力。
三、集油器
1、作用:收集并放出潤滑油。
2、應用:小型制冷裝置采用一臺集油器。
3、位置:
①大中型采用高、低壓集油器;高壓集油器放在油分離器附近。
②低壓集油器放在低壓循環(huán)貯液;器或排液桶附近。
4、結構:圓筒形密閉壓力容器。
四、貯液器
1、作用:貯存高壓制冷劑液體;穩(wěn)定/調節(jié)供液量;系統(tǒng)液封;
2、位置:冷凝器之后;
3、結構:
4、管道連接:直通式、波動式
貯液器的功用是貯存和調節(jié)供給制冷系統(tǒng)內各部分的液體制冷劑。
各種貯液器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用鋼板焊成的圓柱形容器,簡體上裝有進液、出波、放空氣、放油、平衡管及壓力表等管接頭;但各種貯液器的功用不同。
1高壓貯液器
設在冷凝器之后,與冷凝器排液管直接聯(lián)通,使冷凝器內的制冷劑液體能通暢地流入高壓貯液器,這樣可充分利用冷凝器的冷卻面積,提高其傳熱效果。另外當蒸發(fā)器熱負荷變化時,制冷劑的需要量隨之變化,貯液器能起調節(jié)制冷劑循環(huán)量的作用。
2低壓貯液器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